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的安排,应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州长米洛斯拉夫﹒诺瓦克、俄斯特拉发技术大学校长伊沃﹒冯德拉科,奥地利雷奥本矿业大学校长威尔弗莱德﹒埃希勒赛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校长路易吉﹒戴的共同邀请,我校校长黄庆学、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青山、以及我校国际合作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等一行六人于2016年5月18日至5月27日赴上述三国进行合作交流访问,并参加捷克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2016年再生医学与生物技术接洽会”。
(参加捷克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2016年再生医学与生物技术接洽会”)
访问期间,黄庆学分别在多个不同场合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现状及“十三五”发展规划,并根据我校“建成高水平国际化创新型大学”、“力争进入双一流学科学校行列”的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学校的教学、科研特色与优势,分别提出了校际院系间联合办学、互派学生、互派教师、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等合作内容。
黄庆学指出,此次出访得到了山西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副厅长李青山亲自参团指导,大到合作方向、小到合作具体内容,认真把关并提出实施意见和建议,为我校国际合作交流明确了政策导向,确保学校良性健康发展的同时,能更好地为山西地方乃至国家战略服务。
5月19日,捷克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2016年再生医学与生物技术接洽会”在俄斯特拉法市举行,黄庆学一行与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州州长米洛斯拉夫﹒诺瓦克、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复明及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山西大学、山西生物研究所等单位的负责人一道参加了接洽会。黄庆学利用会议间隙,与俄斯特拉发大学医院院长约瑟夫·斯罗夫纳尔进行了初步接触,双方交换了在生物技术领域合作的看法,建立了联系。
(利用会议间隙,黄庆学、李青山与俄斯特拉法大学医院院长约瑟夫·斯罗夫纳尔会面)
5月20日,访问团一行访问俄斯特拉法技术大学,会见了校长伊沃﹒冯德拉科,并与副校长吉罗米尔﹒哥特瓦尔德进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将开展包括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生交流互访等形式的合作交流。访问团一行还赴该校地球科学工程研究所了解其教学、科研情况,我校矿业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就开展合作的具体事宜与他们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赴材料加工系精密铸造、塑性成型、表面熔敷改性、微纳颗粒制备和金属净化等实验室参观学习,并就高速铁路车轮材料和制造技术等进行了深入讨论。
(黄庆学、李青山会见俄斯特拉发技术大学校长伊沃﹒冯德拉科)
(黄庆学与俄斯特拉法技术大学副校长吉罗米尔·哥特瓦尔签署谅解备忘录)
5月23日,访问团一行抵达雷奥本矿业大学访问,与校长威尔弗莱德﹒埃希勒赛德会晤,详细了解了该校的办学、国际合作交流开展情况。访问团一行参观了材料物理系高分辨透射电镜实验室,听取了该校材料物理系教授埃克特的科学研究进展汇报,就透射电镜下的材料原位拉伸变形行为进行了探讨;埃克特教授与我省高校部分学者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并表达了太原理工大学教师、学生加入其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的美好愿望。
(黄庆学会见雷奥本矿业大学校长威尔弗莱德﹒埃希勒赛德)
(会见雷奥本矿业大学校长威尔弗莱德﹒埃希勒赛德)
5月25日,访问团一行抵达佛罗伦萨大学访问。访问期间,黄庆学与该校校长路易吉﹒戴签署了两校文化、科学合作协议,该校副校长乔治娅﹒乔万内蒂参加了签约仪式。我校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轻纺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将与该校农业、食品与林业系统系,建筑系等2个系开展合作,合作学科包括:农业资源、农业工程、水资源管理、环境研究、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景观设计等;合作形式包括:教师、科研人员互访,出版物、信息交流,学生互访互换,行政、技术人员互访,合作科研。该校农业、食品与林业系统系、建筑系分别向访问团一行介绍了各自的教学、科研开展情况,双方深入探讨了合作细节。
(黄庆学与佛罗伦萨大学校长路易吉﹒戴签署两校文化、科学合作协议)
(黄庆学会见佛罗伦萨大学校长路易吉﹒戴)
李青山、黄庆学高度重视联系海外知名高校的华人学者、学生。5月22日、5月26日,分别会见了雷奥本矿业大学冶金工程系博士李杰华、奥地利多普勒实验室(先进熔化与凝固模拟加工实验室)副教授吴孟怀及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蓁、机械工程系博士于会龙(兼意大利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下属的“意大利米兰博士沙龙”负责人),宣讲了我省、我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相关政策,深入交流了引进渠道、办理方式等具体问题。对方表示,将在不同场合尽可能宣传山西、宣传太原理工大学,提高我校海外知名度,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来山西、来太原理工大学交流访问、工作学习。
(访问雷奥本矿业大学矿物资源系)
黄庆学校长此次率团访问欧洲三国,对于我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交流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校与上述国家的教育合作交流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进一步提升了我省、我校的知名度,对我校实现冲击“双一流”目标和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